产后的身体清洁,是许多妈妈最纠结的问题
一方面,传统观念里的「坐月子」,认为月子里不能刷牙、洗头、洗澡,甚至大夏天里也得穿着厚衣服待在屋子里,否则会留下月子后遗症。
另一方面,长时间不清洁,自己实在不舒服。
今天,就解开这个难题,讲讲产后清洁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
产后清洁很重要:保持舒适、防止感染
有学者研究发现,产褥期卫生习惯不佳的产妇超过了80%。
但事实上,产后清洁很重要。
生完孩子以后,你大量出汗,加上溢出的乳汁和下身的恶露,多种液体混在一起,难免会有些异味。尤其是在天气热的时候,如果房间里弥漫着酸臭味,怎么住都不会舒服。
同时,由于分娩的时候出血多、体力消耗大,你的身体抵抗力大大减弱,这个时候,如果清洁不到位,很容易引起会阴部和乳房的感染,影响身体的恢复。
正确的产后清洁方法
那么,需要怎么正确清洁呢?
下面是给你的一些建议,希望你能够通过正确的卫生清洁方法,真正做到「洗洗更健康」。
1.洗澡
首先,说说洗澡。你在顺产后2~5天就可以洗澡,但是不能早于产后24小时。只要你有体力,心脏能耐受,过了24小时,什么时候想洗都能洗。
如果你平时心脏功能不好,可以坐着洗。注意椅子必须是漏水的,不然会阴伤口长时间浸在水里,会增加感染的几率。
比较推荐你淋浴,但建议淋浴的时候不要空腹,以免低血糖引起晕厥,而且洗澡时间不要太久,每次5~10分钟就可以了。
淋浴的水温可以控制在36~40℃,具体的温度根据你坐月子的季节来定,另外,保持室内温度24~26℃最合适。
此外,产后6周内不建议你洗盆浴,或在浴池、大众澡堂进行洗浴,以免不干净的水进入生殖系统,引起感染。
如果你分娩过程不顺利,出血过多,或认为自己平时「体质较差」,那就不要勉强自己过早地淋浴,可以改成温水擦浴。
正确的擦浴方法是:用毛巾沾湿后扭干,轻轻擦拭全身,注意腹部、皮肤皱褶以及流汗较多的地方,都要覆盖到,比如肘窝,腋下、大腿根部等。夏天可以早、中、晚各擦一次,天气凉爽的时候,中午擦洗一次就好,最后用干毛巾把皮肤擦干。
2.会阴清洁
清洁会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清洁顺序。无论是擦洗、冲洗、排便后擦拭,都要注意,一定是从前往后。
因为女性的阴道、尿道和肛门相邻,而且尿道又短又直,如果不按照从前往后的清洁顺序,很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关于正确清洁会阴部的方法,我在第4天「这样缓解会阴伤口疼」的课程里有详细的讲解。
3.乳房清洁
乳房的清洁相对比较简单,首先你需要准备一条专门用来擦洗乳房的毛巾。
然后,以顺时针的方向擦洗乳房,从乳头开始洗,再逐渐向根部擦洗;擦洗乳晕和乳头的时候,注意动作轻柔一点,不要擦破乳头上的皮肤;清洗完,在穿胸罩之前,最好让乳房自然干,这样能防止乳房皲裂。
此外,每次哺乳前你都要先把手洗干净,预防感染。
4.口腔清洁
除了洗澡沐浴之外,不要忘了坚持刷牙。
产后第2天就可以开始刷牙。你可以用软毛牙刷,温水刷牙,不仅能保持口腔卫生,增加食欲。要是遇到了不能刷牙的情况,你可以用棉球或者纱布擦拭牙齿。
在刷牙过程中,你可能会感觉牙龈肿胀或出血,这是由于孕期激素变化引起的,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正常了。
很多妈妈担心月子期间刷牙,会导致以后牙齿松动和出血。但实际上,月子期间如果不坚持每天2次刷牙,食物残渣长期残留在口腔里,反而更容易导致牙龈炎、牙周炎等的发生。
月子期间你是怎么做好产后清洁的,跟其他的妈妈一起分享你的经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