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87位“公转私”基金经理:光环未延续
六成产品亏损
六名私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清盘情况
(来源:易财经)
“公转私"基金经理调查
部分产品已清盘6名退出私募圈
新快报
陈永洲
对一些曾在公募基金界纵横捭阖的基金经理而言,也许岁月不是那柄“杀猪刀”,私募才是。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0月24日,自2006年以来的近7年间,共有87位基金经理(仅统计已发行产品的基金经理)选择了从公募转战到私募领域。2007年至2011年的五年时间里,平均每年有16.2位基金经理从公募转战到私募领域。
“公转私”的基金经理,多数顶着在公募界各种耀目的光环,与市场投资者的追随与期待。忆往昔,岁月皆峥嵘。
但是投身私募后,能延续“神话”者绝非多数,相反,已有人黯然清盘离场。
60%产品出现亏损
据好买基金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80多名“公转私”基金经理管理的300多只产品中,有60%出现了亏损,跌幅5%以上的超过70只。整体来看,业绩并不算突出。
而从这300多只产品成立以来的业绩来看,有65%左右的产品成立以来依然为负增长,且有30只产品的亏损幅度超过30%。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87名“公转私”的基金经理中,已有6名管理的产品已经清盘,并退出了私募圈,其中5位均在公募基金界取得过良好的业绩。落差最大的,当属成名于海富通基金的郑拓,其在2005年4月20日至2006年9月25日担纲海富通精选(519011)混合的基金经理,任期回报率达158.70%。然而“公转私”后,郑拓管理的好望角深蓝1号已在2011年4月清盘,清盘时的净值仅0.61元,巨亏近四成;同样出现私募产品大面积亏损时清盘的尚有王贵文,这名曾在任期内为嘉实主题精选(070010)贡献近1.8倍收益率的“公转私”元老,在清盘隆圣系私募产品时,为其私募客户留下了30%甚至更大的亏幅。
公募光环未必能延续至私募
不过,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大佬也成功地“公转私”。如成名*实基金的私募淡水泉掌门人赵*,最好的产品累计收益率已接近八成;又如私募星石的江晖,掌舵工银核心价值时的回报率超过2.5倍,当前管理的星石1期累计收益率为55%。
尽管这些前公募界明星们未至于在私募界沉沦,但相比之下,其进入私募基金领域后的业绩收益率,普遍较彼时有所折让。当中原因,首属近些年市场持续走熊;而研究团队的建设、资源的配置在“公转私”间发生的差异,也是重要原因。
毕竟,在私募时,各位明星想要摒弃公司的营销、管理,而只管投资,不容易。
当然,盘踞于私募界业绩榜单前列的人,也不一定是有着过往公募界显赫业绩者,至少目前不是。截至10月份,阳光私募产品的三甲前十个月的收益率皆在35%以上,其中,居私募榜首者为泽熙投资旗下的泽熙3期,收益率达40.46%,远强于同期公募基金的榜首收益率27.16%(上投摩根新兴动力)。三季报中,泽熙系共现身9只个股,有7只在四季度以来实现逆市上涨。
应看到的是,泽熙投资的彪悍,并不仅体现于某一阶段。事实上,从成立以来的累计收益率看,其旗下的5只产品全部逆市录得正收益(昨日最新数据),且最低者亦有36%,最高者达97%。
毫无疑问,无论公募、私募,市场皆以成败论英雄,英雄不论出处,只论在长跑中能够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