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上海武术界,刘高升绝对是个人物,他一身硬功夫无人能及,因此又有“铜头铁臂镇江南”的美名。并且,他还是上海武术界最为有名的三刘之一(刘百川、刘小辫、刘高升),是当时名震武林的大把式。然而这么厉害的一位武林高手,却被一个学生打得口鼻流血,这是怎么回事呢?
刘高升是上海永安先施公司的总镖头,早年拜过名师,学过铁砂掌、铁布衫等硬功夫。据称他会的还真不少,像油锤贯顶、铁尺排肋、金钏罩等他无不精通,点穴、暗器,他也样样在行。
武功高强,免不了在人前露几手。据说,刘高升只要随手一拍,别管多厚的砖头都会被拍得碎裂不堪;他对着碗口粗的竹竿劈上一掌,那竹竿也瞬间被劈成两半……总之,见过他表演的人,无不被他的真功夫惊得目瞪口呆,佩服得五体投地。因此刘高升的名声很响亮,很多有志习武的人都慕名前来拜他为师学艺。
于是,刘高升在上海又开了一家武馆,收徒授艺。刘高升为人高调嚣张,经常带着徒弟打着“以武会友”的旗号,到各地武馆去切磋武艺。结果打败了不少武师,也坏了人家的武馆名声。尽管干的是砸人饭碗的缺德事,可是这样的事情传得越多,刘高升的名气就越大。
年,浙江省主席张静江为了弘扬武术,联合中央国术馆副馆长李景林筹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术游艺大会,并向全国广发英雄帖,邀请各地豪杰同赴盛会。
对于武林高手们而言,这就是一场全国比武大会,如果能夺第一,则意味着不仅名扬全国,而且还能获得5千元丰厚奖金。由于举办方对报名者没有条件上的限制,因此吸引了很多好武之人报名。据当时的新闻报道,报名比武的人数达到了多人(后来实到多个)。
由于盛况空前,国术游艺大会的8千多张门票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为满足观众需要,国术游艺大会主办方,又加售了4千张门票,结果还是很快售罄。当时不少人为了能一睹武林盛况,还不惜从*牛贩子手上购高价票。
武艺高强的刘高升,当然不能错过这次盛会。由于他是代表上海参加比赛,因此上海的**人物和他的徒弟们,都在火车站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告别仪式。一时*乐齐奏,鞭炮齐鸣,胜券在握的刘高升,自信地挥手一一与大家作别后,登上了火车。几个徒弟扛着两口空的大木箱子,也随他上了火车。那自然是用来装5千元奖金的木箱子了。
由于离比赛还有两天,其他选手都忙着勤练功夫,为打擂做准备。刘高升却带着弟子们去各处武馆“以武会友”,踢了不少馆。据传言,刘高升也亲自踢馆,他用铁砂掌把人家的武师打得口吐鲜血,卧床不起。有人向刘高升求证,他总是坦言道,他并未付出全力,只是轻轻一拍,不曾想对方竟然如此不堪。
在刘高升这一番操作下,他的名气很快就在选手们中间传开了。至于他的传说则更是传得越来越神,竟让不少准备参加比赛的选手吓得退出了比赛。就算硬着头皮继续准备比赛的选手,也都希望在比赛抽签的时候,不要和刘高升的抽到一对,比如曹晏海就是这样想的。
曹晏海是中央国术馆的学员,他年幼嗜武,15岁时,曾背着家人出走,想去昆仑山学艺。在路上乞讨了一个多月,才走到山西太谷,在一位老者的劝说下,才又回到了父母身边。
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后,爱好武术的曹晏海顺利地通过考试成为了该馆的一名学员,师从郭长生。
郭长生是一代武术名家,由于他“出掌不见手,人过一阵风”,因此他在武林界有“郭燕子”的美名。他不光精通十八般武艺,而且他在技击、摔跤、擒拿方面都无人能及。
曹晏海对郭长生的武艺十分钦佩,而郭长生也觉得曹晏海是个难得的习武人才,所以郭长生不仅将一身绝学倾囊相授,而且他还甘当陪练。在他的悉心教授下,曹晏海的武艺突飞猛进,腿功尤其厉害。不光能一口气踢飞12个楔在地里的枣木橛,而且还能用腿,正反抽人耳光。因此郭长生曾说,曹晏海是三个胳膊打人。
在郭长生的鼓励下,曹晏海参加了国术游艺大会的擂台赛。毕竟年轻没有比赛经验,曹晏海在比赛前,内心十分忐忑,尤其害怕抽签会抽到刘高升。
可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在第一场比赛时,曹晏海就和刘高升抽到了一对。要知道不少观众花大价钱买票就是为了看高手比武,刘高升这样的武术高手,自然是大家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