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十大元帅之罗荣桓篇
罗荣恒元帅罗荣桓,原名慎镇,字雅怀,年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一个乡绅家庭。读高小时,一位国文老师取《诗经》“桓桓于征”之意,为他改名荣桓。他8岁入私塾,后转入新式小学。年,罗荣桓入长沙协均中学,后入青岛大学,受五四运动影响曾参加社会上的反帝爱国活动。年秋,他从青岛大学预科毕业,回乡后组织农民协会,斗争土豪劣坤。年4月,他又进入武昌中山大学读书。同年夏,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加入我军。
秋收起义年9月,罗荣桓参加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后,随部队来到文家市。“三湾改编”后,部队只剩下几百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井冈山革命的火种,其中就有罗荣桓。
从年起,罗荣桓经常带病指挥作战,年曾切除一侧肾脏,以后长期抱病工作。年8月,攻取甲子山一战中,罗荣桓深知这次战斗对整个山东抗战局势的意义和影响,亲自带领一个骑兵排连续急行军赶到前线指挥,生活十分艰苦,有时连喝上一口水也非易事,紧接着又是连续5昼夜的攻坚战。战斗胜利后,罗荣桓因极度劳累病倒。当时鲁南环境艰苦,只能找农村医生用点土方子治病。一次,为他做尿道探测检查手术,由于器械落后,又缺少麻药,他忍着难言的疼痛,汗水把他铺下的床单都湿透了。这以后的每次重大战斗,罗荣桓都不顾同志们的劝阻,仍要躺在担架上,坚持亲临火线指挥,继续领导着山东军民的抗日斗争。
抗战胜利后,罗荣桓被确诊为肾癌,后到莫斯科治疗。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比较差,罗荣桓在手术后伤口大出血,不得不进行第2次手术。手术做完后,夫人林月琴看到他的嘴唇上留下的两个深深的充血的牙印。他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使苏联的医生也竖着大拇指,用生硬的中国话对荣桓连声称赞:“真正的英雄!”
年12月16日,罗荣桓逝世,享年61岁。在十大元帅中,罗荣桓元帅逝世是最早的。他为中国革命呕心沥血,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对于罗荣桓元帅,大家都这样评价:罗荣桓的品格,用十句话概括:无私利,不专断,抓大事,敢用人,提得起,看得破,算得到,做得完,撇得开,放得下。一起共事的都说说:“荣桓同志是个老实人,可又有很强的原则性,能顾全大局,一向对己严,待人宽。做政治工作就需要这样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