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6/25 19:49:00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也有说“蚤子”)。”这句话很多人都很熟悉,百度上随便一搜“张爱玲经典语录”,它肯定在其中。但大家所不知的是,这是张爱玲18岁就写出来的。它是散文《我的天才梦》中的最后一句话。至今还有很多人在试图解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仿佛看到一个捂嘴偷笑,眼神犀利的少女:你们去猜吧。18岁,在这样一个大家都还懵懂青涩的年纪,张爱玲就已洞穿苍凉世事,并用老辣的文字表达了出来。这除了弟弟张子静口中的“早慧”外,还有那种对文字特有的天才感悟力与掌控力,那是我们羡慕不来的。诡异的是,张爱玲晚年真的受到了“蚤子”的困扰,让她“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这么看来,《天才梦》的结语,还预兆了作者自己的晚年,难道天才的作家真的通“灵”吗?年,身在美国加州圣迭戈的台湾作家水晶,突然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张爱玲病了!》文中有这样的描述:“她自去年(年)起搬家,即染上了跳蚤。为了省钱,买了一只二手货冰箱,跳蚤即从箱底繁殖,弄得她走投无路,连头发也剃了,每日要洗头,后来只得穿plastic(塑胶)衣服,再脱扔掉……。三天换一个motel(汽车旅馆)。去看医生,说她是心理作怪,然而每天晚上两足会咬得红肿。”这是怎么回事呢?她才刚过上不错的生活没几年呢!要知道,自从她年离港赴美后,日子过得一直不轻松。而且她还嫁给了又老又病又穷的左翼作家赖雅,这更是噩梦的开始。虽然赖雅婚后对张爱玲很好,两人也是个伴。但张爱玲付出的要比得到的多得多——她不但要经常照顾中风发作的赖雅,还要赚钱养活两个人(赖雅当时基本只有每个月52美元的社会福利金)。何况她的事业也并不顺利。比起年少时在国内的一夜成名,美国的幸运之神并没有垂青她——她的英文作品一直得不到美国文坛的认可。她只有靠香港的宋淇邝文美夫妇帮忙牵线,写一写剧本赚钱。张爱玲与丈夫赖雅然而现实的无情还是一度击垮了她。她付出全部心力,累到眼睛出血而写作的小说《粉泪》遭到美国出版公司退稿,而且退稿信中的言辞让人难以接受:他们说小说“所有人物都令人反感”,且“squalid(肮脏)”。收到信的张爱玲一下子病倒了,打了好几针维他命才算缓过来。她后来在年打算写长篇小说《少帅》,以张学良为主人公,甚至还跑到台湾去想采访张学良,并搜集素材,结果自然是碰了钉子。回美国后,不幸的消息再次传来:宋淇所在的公司倒闭,他不得不另谋出路。因此张爱玲的编剧生涯也随之终结。她收入锐减,又要给赖雅治病,后来只有搬到了黑人社区的廉价住房……后期赖雅大小便失禁瘫痪在床,张爱玲只能一边在学校打工,一边写稿,一边还要照顾赖雅。她在那段时间,心中的小说梦和纽约梦都渐渐褪去鲜艳的色彩,变得模糊不清了。年10月,赖雅病逝。张爱玲虽然有所失去,但同时也得到了解脱。年代,也就是赖雅死后的几年,“张爱玲热”逐渐在台湾升温,之后香港、大陆也受到影响。张爱玲的版税日益丰厚,生活也随之有了极大保障,她终于不用再接那些她不喜欢的活干了。也许张爱玲命里真的与爱情八字不合,从开始的胡兰成,到后来的赖雅,但凡是摊上男人,她都被折磨得千疮百孔;离开男人,她自己一个人时,反而好运就会降临。张爱玲与第一任丈夫胡兰成看来她来这个世界的使命,就是写作,而且必须心无旁骛。诚如她自己所言“我现在写东西,完全是还债——还我自己欠下的债,因为从前自己曾经许下心愿”。没想到她刚在美国站稳脚跟没几年,蚤子这个不速之客又闯入了她的生命,简直猝不及防。年代,“张爱玲热”在整个华语世界成蔓延之势,然而大洋彼端的张爱玲本尊却无暇顾及这些,因为她正在进行着一场漫长的“人蚤大战”。这场“战争”耗时长久,令我们的才女精疲力尽。但在旁人看来,这更像一出无厘头的闹剧。年10月26日,她在写给台湾友人庄信正的信中,首次提到了跳蚤和搬家的问题。且在此后的四、五年里,这两件事竟成了她生活的主题。张爱玲的台湾友人庄信正因为在家中发现了跳蚤,她不得不搬离居住了11年的那间公寓。然而第二年的1月,庄信正又收到她的信,她说:迁到新居所后,没想到冰箱底部的保温层里带来一种特别厉害的跳蚤,用昂贵的特效杀虫剂连续喷杀了两天,“都毫无效力”。从那时起,张爱玲就开始了频繁搬家的漂泊之旅:几乎每天换一个汽车旅馆,一路都在扔衣服、鞋、袜和箱子,之后又采购便宜的补上……人在纽约的庄信正见朋友陷入如此境地也是爱莫能助,因此拜托了与张爱玲同在洛杉矶的,从事建筑生意行业的朋友林式同帮忙照顾张。于是林式同从那时起,就承担起了往后10多年照顾张爱玲的责任。而令人吃惊的是,在这10多年中,林式同只见过张爱玲两面。张爱玲晚年最信任的人——林式同因为张很怕与人面对面接触,她更愿意通过电话或寄送信件等方式。林式同一开始并不知道张爱玲是谁,因为他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