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痛风患者抱怨说吃完降尿酸药,疼的更厉害了,反而痛风反而加重了,这是怎么回事?是药有问题了吗?医生还告诉不能停药,这又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这是降尿酸药的一个正常反应。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讲.
首先,我们要知道,痛风急性发作的时候,是因为体内代谢紊乱导致血液尿酸含量供大于求。大量的尿酸不能同一时间排出体外,尿酸则析出晶体,在关节周围沉积。长此以往,沉积到临界点,体内免疫系统与其斗争,从而引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
实际上,我们在用降尿酸的药,比如苯溴马隆或者非布司他,尿酸降很快,就像冬天房檐结的冰,太阳出来之后温度升高,冰就开始融化,融化到一定程度冰柱就会一块一块掉下来。痛风患者体内的痛风石或者尿酸盐结晶也是一样,在被溶解的过程中就会有颗粒进入周围组织,产生炎性反应,导致剧烈的红肿热痛反应,出现痛风的发作,这也正是药物起作用的一个过程。这也被称为“融晶痛”。
实际上,这融晶痛是好的象征,血尿酸下降了、尿酸盐结晶在患部慢慢溶解,那必然是痛风逐渐好转的节奏。这也就说明药起作用了,所以医生才让大家不要停药.如果您停药了,反而会导致尿酸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痛风会继续长期发作。
那针对这种痛风急性发作,我们该做点什么?
咱们刚刚前面提到,融晶痛大部分原因是尿酸下降速度过快,导致血尿酸波动太大,从而引发的疼痛。
一开始就使用大剂量的降尿酸药,非常容易引起溶晶痛,所以,痛风患者应循序渐进,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情况逐渐增加剂量,防止痛风诱发。
2.同时要服用抗炎镇痛药
我们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在开始服用降酸药的时候,就要服用非甾体类的消炎镇痛药,可以起到预防痛风发作,有利于稳定病情以及顺利度过这段痛风频发的时期。等到血尿酸稳定之后,这个情况就会慢慢缓解。
3.尿酸控制达标,定期检查很重要
我们知道,只有规范的使用降酸药物,使尿酸水平达标,才能避免尿酸盐晶体在更多关节沉积。对于一般的痛风患者来说,尿酸水平应长期保持在umol/L以下。而对于存在痛风石的患者来说,则需要降到umol/L以下。尿酸水平达标之后,也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在医生指导下考虑减药或停药,痛风患者即使不痛了,也要注意进行尿酸、血脂等的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