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导致排尿自控能力下降或丧失,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的病症。临床可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功能性尿失禁、真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轻度的尿失禁仅在咳嗽、打喷嚏等情况下出现遗尿;中度尿失禁在走路、站立、轻度用力时发生;重度尿失禁直立、平卧时均可发生。尿失禁对人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大,不能掉以轻心。
中医认为尿失禁的发生与脾、肾、膀胱密切相关。先天不足,年老体衰,房事不节,久病不愈均可影响肾的功能,导致肾固摄无力,膀胱气化功能异常,造成尿失禁。另外,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流注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也会导致小便异常。临床治疗尿失禁应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论治。
患者如果出现尿失禁,小便色*,尿道灼热,口干不欲饮水,口苦,小腹坠胀不适等症状,可以考虑为膀胱湿热的证型,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
患者如果出现尿失禁,小便色*,尿道灼热,口干口渴,心烦,盗汗,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症状,可以考虑为阴虚火旺的证型,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
患者如果出现尿失禁,面色萎*,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小腹坠胀等症状,可以考虑为脾虚气陷的证型,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
患者如果出现尿失禁,头晕耳鸣,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可以考虑为肾气不固的证型,治疗以补益肾气为主。